立即咨询


招商加盟


电话咨询


微信

扫码 扫码立即咨询

QQ
返回顶部

关注导师
关闭

连续5天获取价值700元干货

Day1赠送 法务官针对所需合同制定法律风险提示版1份

Day2赠送 视频课程教《劳动合同填写指南》

Day3赠送 《公司章程范本》或《保密协议范本》1份

Day4赠送 法务官微信在线专业答疑1小时

Day5赠送 视频课程《社保入税争议处理》教避税秘诀

二维码

①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个人微信

② 关注后,发送关键字“干货”2个字

③ 我给你发《劳动合同风险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

title
二维码

微信扫描二维码

加我个人微信

法律问题,实时回复

法律常见问题   专业法务答疑

专业法务支招“入职离职”

阅读(10188) 免费咨询(9940581)

易法通入职离职专题,免费为您提供员工入职离职手续,入职离职管理制度等权威律师在线解答和专业律师建议,帮您快速了解入职离职流程。

职工的流动和流失,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用工的一大常态。根据近日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地区整体奖酬调研报告”显示,在各个行业当中,离职率居前四位的行业分别是:高科技(34.4%)、半导体(33.9%)、互联网(25.8%)、房地产(22.5%)。虽然相比较12年,企业职工主动离职率有下滑,但仍是处于偏高状态。

不论是员工入职,还是离职,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用人单位应谨慎对待,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易法通就此特设“入职离职”专题,由易法通八年经验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1. 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2. "入职离职"的常见问题
  3. 专业法务对"入职离职"的建议
  4. "入职离职"的法务观点文章
  5. "入职离职"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有问题想要问法务 无需注册,马上解答

*内容:
*手机:
提交咨询

    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用人单位告知义务和入职审查的法律风险

    用人单位未履行入职告知义务和不注重入职审查都将给单位自身带来很大的风险。

    一、用人单位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风险

    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主动告知是法定的义务。不履行这一法定义务,将影响到劳动合同的效力。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判断而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认定为欺诈,因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劳动合同可认定为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知情权的轻视,还可能给用人单位带来很大的法律风险,甚至需要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例如不向劳动者告知职业危害,《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要对用人单位处以2至5万元的罚款。

    二、用人单位未严格进行入职审查的法律风险

    ······

    "入职离职"的常见问题

    1. 员工因被辞退而离职的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员工的,应当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1. 离职证明怎么开?

      离职证明是一段劳动关系结束的凭证,也是这份工作经历的凭证。离职证明应该包含员工姓名、身份证号码、入职日期、离职日期,所在部门、担任职务及其他竞业协议需交代的事项,并加盖公司公章方可生效。且离职证明应该开2联,公司留存一份,员工留存一份······

    1. 离职后社保怎么办?

      有三种处理方法:(1) 停止交费,形成缴费年限中断,个人账户积累停止,但只要时间不长对今后影响不大;   (2) 由个人全额缴纳,即不中断缴费把过去连同企业缴纳的部分一并自己缴纳,但这样个人负担较重不太合算;   (3) 如果到外地谋职可以办理保险转移手续,转到新的就业地区。不管哪种方法,找到新的工作单位按原账号继续缴费即可,不用补交,但就是不能退。

    1. 公司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的流程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公司与员工的劳动合同解除后,为防止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公司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为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做健康检查;   2、办理工作交接;   3、公司财物、文件资料及清偿债务;   4、退还员工证件及结清工资······

    1. 用人单位履行告知义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操作实务中,从举证角度考虑,用人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劳动者,并保留相关证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采取告知措施:(1)在员工入职登记表中声明:单位已经告知本人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其他情况,签名确认。   (2)在劳动合同中设计告知条款······

    专业法务对“入职离职”的建议

    每年网上有不少人反映,公司要求离职人员交纳一大笔辞职违约金才肯解除劳动关系。然而我国法律规定的员工向公司交纳辞退违约金的情况只有两种,违反服务期约定及竞业限制约定,其他如赔偿住房费、户口费等都是公司巧立名目对离职员工进行讹诈,是违法的行为。

    一、员工违反服务期约定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及违约金,其中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否则约定无效。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二、员工违反竞业限制约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及上限,我国法律尚无明确规定,在实践中一般由法官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判决。

    "入职离职"的法务观点文章

    1. 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范本 阅读2767
    2. 劳动法关于辞职时间的规定 阅读4799
    3. 教师怎么辞职 阅读3827
    4. 退役士兵失业保险新规定是怎样的 阅读2826
    5. 失业保险能转移吗 阅读3275
    6. 离职后如何领取失业保险 阅读4647
    7. 员工自动离职,企业要支付补偿金吗? 阅读5299
    8. 离职后社保怎么办? 阅读5929
    9. 劳动法对工时是如何规定的? 阅读4266
    10. 企业如何减少劳动纠纷 阅读4141
    11. 规章制度是否应制定、如何制定及其效力? 阅读4044
    12. 劳动者在试用期请长假,用人单位如何应对? 阅读5802
    13. 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阅读3935
    14. 企业劳务派遣用对了吗? 阅读5383
    15. 原劳动合同到期,工伤者能要求续签劳动合同吗? 阅读3274
    16. 退休职工再就业,能否签订劳动合同? 阅读3674
    17.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按照什么标准支付 阅读3483
    18. 用人单位与试用期间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什么条件? 阅读3162
    19.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是否负有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责任? 阅读3196
    20. 用人单位只签一年劳动合同而规定4个月的“实习期”是否合法? 阅读4829
    21. 用人单位不给办离职手续,劳动者该怎么办? 阅读4365
    22. 公司筹建期间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可要求给予多少个月的双倍工资? 阅读3390
    23.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有权决定是否续签劳动合同吗? 阅读3309
    24. 劳动合同可否约定工资为2000至3000元,依据完成任务量确定? 阅读3152
    25. 广东省劳动合同当事人办理鉴证应提供哪些材料? 阅读3014
    26. “迟来”的开除通知算数吗?劳动者起诉单位获赔14万元 阅读3024
    27. 可否以求职者患有艾滋病而拒绝录用? 阅读3628
    28. 如何订立某些身份特殊人员的劳动合同 阅读3704
    29. 试用期合同是否有效? 阅读3862
    30. 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是否要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 阅读3425
    31. 劳动合同试用期相关法律问题指引 阅读6720
    32. 劳务派遣工能不能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阅读4142
    33. 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要注意什么? 阅读4239
    34. 企业如何保护商业秘密 阅读7884
    35. 何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阅读6972
    36. 签订保密协议的注意事项 阅读5160
    37. 遇到“身兼多职”的“超人员工”,企业可以怎么做? 阅读3618
    38. 竞业限制约束两年! 阅读4413
    39. 员工违约离职,企业可不要违规扣证! 阅读3948
    40. 劳务派遣 阅读4148

    "入职离职"的相关法律法规

  1. 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 阅读2990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阅读10194次
  3.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阅读6225次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阅读7470次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阅读8644次
  6.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阅读8365次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阅读19503次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阅读18601次

入职离职-大家都在问

    查看全部咨询
扫一扫

法务随身带
法务随时问

微信号:Legal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