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务指南 - 劳动人事 - 用人单位告知义务和入职审查的法律风险
发表于:2014-12-31阅读量:(8432)
用人单位未履行入职告知义务和不注重入职审查都将给单位自身带来很大的风险。
一、用人单位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风险
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主动告知是法定的义务。不履行这一法定义务,将影响到劳动合同的效力。
(一)对《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的解释
用人单位如果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劳动者作出错误的判断而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认定为欺诈。因为欺诈而使劳动者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可认定为无效劳动合同。
可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很多,小编为您拓展,需要的收藏哦↓↓↓
(二)轻视劳动者的知情权
用人单位轻视劳动者的知情权,还可能给用人单位带来很大的法律风险,甚至需要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
例如,不向劳动者告知职业危害,《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要对用人单位处以2至5万元的罚款。
说了这么多!那么,用人单位该怎样履行告知义务呢?让小编告诉你↓↓↓
二、用人单位未严格进行入职审查的法律风险
用人单位招聘过程的简单化、形式化,不注重入职审查,轻视入职审查,将对用人单位用工带来很大风险。用人单位如果在招聘时,对应聘人员的身份、学历、职业资格、工作经历等如果核查不严格,而应聘人员有弄虚作假的情形的,会导致其无法胜任工作、耗费工资福利待遇、浪费招聘工作管理成本、劳动合同无效等严重后果。最直接的法律风险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不进行入职审查,劳动者以欺诈手段入职的,可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二)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仅要严格审查应聘人的相关材料,其本身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情形。☞《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从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劳动者如果投诉用人单位未履行入职告知义务,或者由于用人单位入职审查不严以欺诈为由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都负有举证的责任。
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劳动纠纷中常出现的问题,需要的可以收藏哦↓↓↓
《订立劳动合同前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负有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力有哪些?》
本文版权归易法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否则我公司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①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个人微信
② 关注后,发送关键字“干货”2个字
③ 我给你发《劳动合同风险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