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法务支招“房地产诉讼仲裁”
阅读(4749) 免费咨询(9940581)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房子就等于家,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少人再苦再累也要买一间房子安身立命。201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036亿元,其中,住宅投资64352亿元,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7%。
房产作为重要的财产之一,也是许多人一生奋斗的目标。但是人们常因为对法律法规认识不清、开发商欺诈等等原因,致使自己陷入房地产诉讼或仲裁纠纷当中。
①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个人微信
② 关注后,发送关键字“干货”2个字
③ 我给你发《劳动合同风险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房子就等于家,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少人再苦再累也要买一间房子安身立命。201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036亿元,其中,住宅投资64352亿元,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7%。
房产作为重要的财产之一,也是许多人一生奋斗的目标。但是人们常因为对法律法规认识不清、开发商欺诈等等原因,致使自己陷入房地产诉讼或仲裁纠纷当中。
房地产纠纷仲裁是指民事主体就有关房地产民事权益的争议,提交房地产仲裁机关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方式。
房地产纠纷诉讼则是相关民事主体就该房地产产生的纠纷寻求法院的帮助,解决纠纷。
一、房地产仲裁流程
1、申请仲裁。申请人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陈述纠纷的原委和自己的理由与请求,并交纳仲裁费。
2、指定仲裁员。仲裁机构受理此申请后,会要求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分别从仲裁员名册中指定一名仲裁员,这两名仲裁员与仲裁机构指定的一名首席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负责审查此案。
3、仲裁审理。仲裁庭根据申请人的仲裁申请书和被申请人的答辩状决定是否开庭审理。
······
房地产纠纷仲裁是解决房地产纠纷的方式之一,它既不同于房地产行政机关的解决纠纷的方式,也不同于人民法院对房地产纠纷的审判活动。
它是一种国家承认的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是具有准司法性的专业化仲裁。
一、约定仲裁。买卖双方如果决定用仲裁方式解房地产纠纷的,应当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在购房合同中订立有关的仲裁条款。
······
1、以房产为标的的买卖、租赁、建筑承包(包括勘察、设计、建筑)及合建、代理、居间、使用、转让等民事行为发生纠纷,均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且一般由房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2、因单位内部分配公房使用权而产生纠纷,如果是单位职工对单位分房决定有意见的,不属法院受理范围。
如果是受配人(或其它原旧房内应一并迁出的同住亲属)分得新房又无理占住旧房或非受配人以单位分配不合理为由而强占公房,被侵害人(包括单位和合法受配人)均可向法院起诉。
······
1、申请仲裁。申请人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并交纳仲裁费。
2、指定仲裁员。
3、仲裁审理。仲裁庭根据仲裁申请书和答辩状决定是否开庭审理;如果开庭审理,双方均应到庭陈述自己的意见。闭庭后或不开庭直接进行书面审理后,得出最终出具仲裁裁决。
4、履行裁决。双方应按照裁决的要求履行义务,如果有一方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则另一方有权持此裁决到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房屋产权凭证;2、房屋买卖合同及公证书;3、有关机关批准买卖房屋的文件;4、关于房屋交付情况的证明;5、买卖双方交付、收取房款的凭证;6、买主身份、买房用途及房籍情况的证明;7、共有房屋的其他共有人放弃优先购买权和同意出卖房屋的证据;8、出租房屋的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证据。
1、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或者已审结的房地产纠纷,依据诉讼与仲裁的管辖原则是不能申请仲裁的。
2、涉及离婚、收养、监护、继承、赠与的房地产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房地产行政争议,仲裁机构不受理的。
3、涉及落实政策问题的房地产纠纷,由房产管理部门解决。
4、已经过仲裁委员会审结的房产纠纷不得再次申请仲裁。
5、经过公证机关公证后发生的房地产纠纷。
6、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公房纠纷。
当发生房地产纠纷时,人们通过协商或调解无法解决时常会愤而选择诉讼或仲裁,但是普通人对于诉讼仲裁的规定并不了解,容易因为不了解而错失行使权力的机会。因而,在房地产诉讼仲裁的流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仲裁一裁终局
如果购房人与房地产商订立了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合同条款且对仲裁机构和事项等作出了明确约定,符合了仲裁协议生效条件,购房人应据此向相应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而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如果对于仲裁结果不服的,将无法通过诉讼手段维权。
二、诉讼只能向房屋所在地法院提起
如果购房人与卖方订立的仲裁条款无效,或者双方明确约定以诉讼方式解决纠纷,购房人就应按民事诉讼法专属管辖规定,向不动产所在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二审终审后还可申请再审或抗诉
如果您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收到法院判决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判决虽然是终审生效判决,但若您对二审判决仍不服,可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终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请再审;或提请人民检察院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提起抗诉。
四、注意诉讼时效的限制
按照《民法通则》第135条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您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须在法律规定的2年诉讼时效期限内提出,以免丧失诉讼权利。
五、注意证据的提供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仲裁或诉讼的须围绕请求事项向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提交有效证据。例如,因房屋质量问题向开发商索赔的,就需要提交购房合同、开发商提供的房屋质量保证书、房屋质量与保证书不符的材料如鉴定报告、因质量问题造成财产损失的客观证据材料等。
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因为诉讼或仲裁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一个环节没处理好,很可能就会影响案件的最终结果。因此建议聘请专业律师来代理案件诉讼或仲裁,起草诉讼材料、指导收集相关证据等等,以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