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法务支招“房产继承纠纷”
阅读(4416) 免费咨询(9940581)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房子就等于家,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少人再苦再累也要买一间房子安身立命。2013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额达81,428.28亿元,而商品房销售面积则达130,550.59万平方米。
因而房产也作为了重要的财产之一,在遗产继承时,人们常因为对法律法规认识不清存在许多误区,从而导致继承事宜进展受阻,产生诉讼纠纷。
①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个人微信
② 关注后,发送关键字“干货”2个字
③ 我给你发《劳动合同风险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房子就等于家,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少人再苦再累也要买一间房子安身立命。2013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额达81,428.28亿元,而商品房销售面积则达130,550.59万平方米。
因而房产也作为了重要的财产之一,在遗产继承时,人们常因为对法律法规认识不清存在许多误区,从而导致继承事宜进展受阻,产生诉讼纠纷。
对房产继承的处理应当按照《继承法》的规定进行继承:
《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
1、个人所得税
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对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2、契税和印花税
对于 《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 (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土地、房屋权属,不征契税。对于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死者生前的土地、房屋权属,属于赠与行为,应征收契税。
至于印花税,按照 《印花税暂行条例》,受领权利证照的人都属于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其税率为所载金额的万分之五。
甲方(遗赠人):
住址:
乙方(受赠人):
住址:
甲乙双方就遗赠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一、甲方所有的 (写明遗赠财产的其本情况),在甲方死亡后赠送给乙方。其所有权的证明为:(写明证明甲方拥有所有权的证据名称,如赠与房屋,就应有房产所有权证)。
······
办理房产继承公证由被继承房产所在地公证处受理。
一、所需材料
(一)法定继承应提交:
1、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及其复印件;
2、代理人代为申请的,委托代理人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和身份证及其复印件;
······
一、认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的遗产都是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的规定:遗嘱或赠与合同中规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如无特殊约定,一方继承的财产为个人财产,且无论他们共同使用多久,其财产的性质都不会改变。
二、认为同居多年即享有配偶身份的继承权
民政部1994年2月1日发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对条例发布后以夫妻名义同居即有夫妻身份予以了否定。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对死亡一方尽了较多义务的可以适当分得遗产,其享有的不是合法继承人的继承权,而是继承人以外的人,因互助产生的权利。
房地产赠与应当办理房地产转移登记,申请人是赠与合同双方当事人。
申请人应当向登记机构提交下列文件:
(一)《上海市房地产登记申请书》(原件);
(二)身份证明(复印件);
(三)房地产权证书(原件);
(四)经公证的赠与书、受赠书或者赠与合同(原件);
(五)地籍图(原件二份);
(六)房屋平面图(原件二份);
(七)契税完税凭证(原件)。
房地产继承或者遗赠应当办理房地产转移登记,申请人是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申请人应当向登记机构提交下列文件:
(一)《上海市房地产登记申请书》(原件);
(二)身份证明(复印件);
(三)房地产权证书(原件);
(四)继承权公证文书或者遗嘱公证书和接受遗赠公证书(原件);
(五)地籍图(原件二份);
(六)房屋平面图(原件二份);
(七)契税完税凭证(原件)。
交易手续费由转让双方各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5元缴纳。转让人死亡的,申请人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5元缴纳。
登记费按住房每套80元、非住房每套300元收取。
房屋遗产分割不同于其他财产的分割,因为房屋是不动产,不能随意移动,或因继承人人数较多不易分割,或因房屋遗产本身的结构也难以分割等,如果强行分开、割断,可能损伤房屋的效用,以致造成无法正常使用,或给生活带来不便。
因此,如果分割房屋遗产在客观上可行,且不损害房屋的效用,不影响生产、生活,可以分割处理。对于不宜分割的房屋,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处理:
1、折价补偿法。一般是归居住使用者所有,由其按照各个继承人应继承的房屋遗产份额折价补偿。房屋作价标准可以由继承人自行协商确定,或根据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私房评估标准,并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合理评定。
2、共有方法。各继承人也可以商定遗产房屋为共同所有,可以是按份共有,也可以是共同共有。在房屋遗产分割中,应尽量采取折价补偿的方法,共有的方法并没有彻底解决纠纷,应视为对第一种方法的补充,如折价一方因经济能力负担不起折价款时,采取共有方法,也可减少矛盾。
3、转让法。一般如果继承人各方都不愿或没有能力将房屋折价款补偿给其他继承人,可以按照商定程序把房屋进行转让,以所得房款进行合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