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5-07-02阅读量:(3067)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关系所产生的纠纷,即为劳动争议,对于该劳动争议,法律规定了一般的解决程序,那就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有哪些程序吧:
劳动仲裁也是有范围的:《劳动仲裁范围》
一、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1、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也称公断,仲裁作为企业劳动争议的处理办法之一,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对争议双方当事人的争议案件进行居中公断的执法行为。
不要过了仲裁时效:《劳动仲裁申请时效多久?》
仲裁一般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1、案件受理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两项工作:一是当事人在规定的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请求仲裁的书面申请;
二是案件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五日内内要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2、调查取证阶段。调查取证的目的是收集有关证据和材料,查明争议实施,为下一步的调解或裁决做好准备工作。
调查取证工作包括撰写调查提纲,根据调查提纲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核实调查结果和有关证据等。
证据怎么找:《劳动仲裁举证的相关问题》
3、调解阶段
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首先要做调解工作,努力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对达成协议的仲裁庭还需制作仲裁调解书。
4、裁决阶段
经仲裁庭调解无效或仲裁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调解失败的,劳动争议的处理便进入裁决阶段。
仲裁庭的裁决要通过召开仲裁会议的形式做出。
一般要经过庭审调查、双方辩论和陈述等过程,最后由仲裁员对争议事实进行充分协商,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裁决,但独任制除外。
仲裁庭做出裁决 后应制作调解裁决书。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
但下列劳动争议,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5、调解或裁决的执行阶段。仲裁调解书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决书在法定起诉期满后生效。生效后的调解或裁决,当事双方都应该自觉执行。
详细了解,戳:《劳动仲裁庭审程序》
三、申请劳动争议诉讼程序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程序一般如下:
1、起诉和受理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审理前的准备
正式审理之前人民法院还要做—些准备工作,比如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
3、开庭审理
4、依法做出判决
判决前双方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法院会依法作出判决。
有对比,才有发现:《仲裁?诉讼?傻傻分不清楚》
仲裁流程:《劳动争议仲裁有哪些程序?》
本文版权归易法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否则我公司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①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个人微信
② 关注后,发送关键字“干货”2个字
③ 我给你发《劳动合同风险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